南京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2017年学术活动简报

 

 

南京大学文学院举办的古代文学国际会议

 

2017712日,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域外汉籍研究所主办第二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演讲

 

苏轼《寒食帖》往还日本的文图学意涵

演讲人:衣若芬教授  

主持人:金程宇教授

20176301400

讲座地点:南京大学文学院221

 

唐诗推敲:略谈我的唐诗研究法

演讲人:静永健教授 

主持人:卞东波教授

2017630日晚630

讲座地点:南京大学文学院221

 

汉学家及其时代:傅佛果、陶德民对谈《内藤湖南:政治与汉学(1866-1934)》

演讲人:傅佛果(Joshua A. Fogel)教授、陶德民教授

主持人:张伯伟教授

201773日上午900

讲座地点:南京大学文学院221

 

从古典走向现代

——从诗歌角度重新思考十八世纪到民初的文学演变

演讲人:林宗正教授

主持人:童 岭副教授

2017731500

讲座地点:南京大学文学院221

 

中国古典学的跨国领域的交流及其意义

——以傅增湘、松丸东鱼、高罗佩的交往为例

演讲人:稻畑耕一郎教授 

主持人:徐雁平教授

201774日上午900

讲座地点:南京大学文学院221

 

上古中国人的用耳之道

演讲人:王小盾教授 

主持人:赵 益教授

2017741500

讲座地点:南京大学文学院221

 

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

 

2017111-16日,张伯伟教授参加“1719世纪 知识·信息体系与大数据——再读东亚社会”(成均馆大学大东文化研究院),大会发言《日本僧人〈世说新语〉注考论——江户学问僧之一侧面》。

2017329-49日,张伯伟教授参加“重思汉文化圈”(美国莱斯大学、中国南京大学),大会发言《汉字的魔力》。

2017630日,张伯伟教授参加“东亚视野下的韩国学研究”(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题演讲《韩国的经学与汉文学》。

2017630-72日,张伯伟教授参加“第二届域外汉籍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文学院),主题演讲《朝鲜时代女性诗文的新探索》。

20171017-21日,张伯伟教授参加“第二届文献与进路越南汉学会议”(台湾中正大学),主题演讲《新材料、新问题、新方法——东亚汉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2017112-5日,张伯伟教授参加“北京论坛(201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变化中的价值与秩序”(北京论坛组委会),大会发言《东亚经学与文学》。

20171116-20日,张伯伟教授参加“中国中古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会发言《文学史上的〈春江花月夜〉》。

2017128-11日,张伯伟教授参加“‘燕行录’与中韩关系暨中韩建交25周年纪念会”(中国南京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作大会致辞。

2017128-11日,张伯伟教授参加“第四届东亚汉籍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南京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作大会致辞。

20171216-22日,张伯伟教授参加“2017年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担任主持人、评论人,大会发言《日本江户时代的〈世说〉热》。

 

 

2017819-21日,程章灿教授参加“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担任分场主持并宣读论文《汉碑的物质性与文本性》。

2017923日,程章灿教授参加“中国古代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华东师大),担任分场主持并宣读论文《半字的诗学与美》。

20171117-19日,程章灿教授参加第一届古典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担任分场主持并宣读论文《缪荃孙和他的拓工》。

 

 

201791-2日,巩本栋教授参加“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宣读论文《“作为诗文,寓物托讽,庶几流传上达”:东坡乌台诗案新论》。

20171020-21日,巩本栋教授参加“经典的诠释与衍化:第五届‘人文化成’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宣读论文《论宋敏求在文献文化史上的贡献》。

20171125日,巩本栋教授参加“纪念刘永济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报告会暨《刘永济评传》出版座谈会”(武汉大学文学院),宣读论文《一部全面深入研究刘永济先的力作:评刘永济评传》。

 

 

2017329日—49日,曹虹教授参加“重思汉文化圈”学术研讨会(莱斯大学、南京大学合办),宣读论文《李朝文坛与渊明遗风的结缘:李朝文人次〈归去来辞〉的时代特色》。

201777日—10日,曹虹教授参加“骈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骈文学会年会”(湖南师范大学、中国骈文学会),致辞并宣读论文《中国历史上的女性与骈文》。

 

 

2017822日,许结教授参加“先秦两汉文学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遗产合办),宣读论文《汉赋创作与国家形象》。

20171028日,许结教授参加“中国首届辞赋理论高端学术讨论会”(四川师范大学),宣读论文《历代赋论中的图像意识》。

2017116日,许结教授参加“《历代赋学文献辑刊》首发暨学术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嘉宾致词。

20171122日,许结教授参加“巴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四川文理学院),作为嘉宾致词:区域视野与巴文学的思考。

 

 

201782021日,徐兴无教授参加“先秦两汉文学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人民大学文学院合办),宣读论文《六经的形成与先秦文学的成立》。

2017122223日,徐兴无教授参加“经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高校古委会、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合办),宣读论文《春秋繁露的文本与话语》。

 

20171010-1015日,武秀成教授参加“丝绸之路与历史文献”学术研讨会(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学会、新疆师范大学),报告《史源文献与<新唐书>之误书》。

 

20177月,赵益教授参加“第二届域外汉籍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担任小组主持人。

201711月,赵益教授参加“文献•文书•文物:中古史研究的资料利用与开掘”学术讨论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六朝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古史研究中心),担任评议人。

 

 

2017712日,俞士玲教授参加“第二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报告论文《许兰雪轩诗窜窃批评的社会、政治、文化、性别因素分析》。

201712810日,俞士玲教授参加“第四届东亚汉籍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高丽大学、立命馆大学合办),报告论文《从万历年间朝鲜诗的编刻看明代的图书生产》。

 

 

2017427-28日,徐雁平教授参加“2017近世意象与文化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中正大学),宣读论文《清代的抄书与书籍生产及流动》,并作大会总结发言。

20171028-30日,徐雁平教授参加“桐城派研究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桐城师范专科学校、《文学遗产》合办),宣读论文《“局外人”日记与桐城派在晚清发展的新观察》,并作大会总结报告。

20171215-18日,徐雁平教授参加“第三届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遗产》合办),宣读论文《批贬桐城派的众声及其文学史意义》,并在大会总结阶段圆桌会议报告。

 

 

201779-12日,苗怀明教授参加“《儒林外史》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儒林外史学会),担任会议主持,并宣读论文《儒林外史的金陵情节》。

2017826日,苗怀明教授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文献暨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传媒大学),宣读论文《新世纪以来汤显祖佚作的整理与研究》。

20171117-20日,苗怀明教授参加“2017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中国红楼梦学会),宣读论文《蔡元培和他的〈红楼梦〉研究》。

 

 

201771日,金程宇教授参加“第二届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宣读论文《一封唐人尺牍的东亚流传史》。

2017129日上午,金程宇教授参加“燕行录”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均馆大学东ASIA学术院),担任主持人。

2017129日下午,金程宇教授参加“第四届东亚汉籍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高丽大学、立命馆大学合办),担任主持人。

 

2017311-12日,卞东波教授参加“唐代佛教社会的诸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浙江大学东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宣读论文《日本江户时代寒山诗日本古注本考论》。

2017326日,卞东波教授参加“江浙沪宋史青年学者沙龙第十一次讨论会”(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宣读论文《域外汉籍在宋代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域外汉籍与宋代文学研究>导论》。

2017513日,卞东波教授参加“中古时代的文献、文本、文体:理论与方法”工作坊(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报告“中国中古文学文本的日本古钞本、古注本与古评本”。

201771-2日,卞东波教授参加第二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宣读论文《宋代文本的东亚旅行:黄庭坚〈演雅〉的日本古注本及〈演雅〉在朝鲜汉文学中的流传》。

201782627日,卞东波教授参加“日常生活的文学书写:国际中青年学者宋代文学专题研讨会”(厦门大学中文系),宣读论文《十四壬戌的东亚雅集:1922年中日举办的两次赤壁会考论》。

2017831日—92日,卞东波教授参加“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宣读论文《文本阐释与文本旅行:黄庭坚〈演雅〉的日本古注本及〈演雅〉在朝鲜汉文学中的流传》。

20171135日,卞东波教授参加“首届佛教史论坛:佛教史料与史学工作坊”(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东亚宗教研究中心),宣读《稀见和刻本宋元诗僧文集丛考》。

20171119日,卞东波教授参加“我在想什么——第一届普隐人文学术论坛”(浙江大学东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报告《日藏古钞本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以中古唐宋文学为例》。

2017122-3日,卞东波教授参加“经典形塑与文本阐释”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程(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宣读论文《日藏<增广草木虫鱼杂咏诗集>钞本及其文学史意义》。

2017129日,卞东波教授参加“第四届东亚汉籍交流国际学术硏讨会”(南京大学、高丽大学、立命馆大学合办),宣读论文《日藏<增广草木虫鱼杂咏诗集>钞本及其文学史意义》。

 

2017617日至18日,张宗友副教授参加“第二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首都师范大学),报告《论<四库全书总目>的称名问题》。

2017916日至17日,张宗友副教授参加“第七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华中师范大学),报告《<经义考> ‘古论语’条通校――兼论<经义考新校>之得失》。

20171216日至17日,张宗友副教授参加“第三届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华南师范大学),报告《朱彝尊家学考――兼论竹垞文学及学术之养成》。

20171222日至23日,张宗友副教授参加“经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报告《“经义考”整理刍议》。

 

20171010-14日,刘重喜副教授参加“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杜甫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杜甫研究会、安徽大学文学院),担任报告人、评议人、小组发言总结人。

20171215-18日,刘重喜副教授参加“第三届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安徽大学文学院),担任报告人、主持人。

 

201753日,童岭副教授与北大中文系程苏东共同作为工作坊召集人,参加“天可汗及其时代”初盛唐的经籍、文学与历史论坛(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017527-28日,童岭副教授参加“文本生成与史料批判”古典文史青年学术工作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周秦汉唐读书会),宣读论文《钞本时代的佚籍与学术史》,并评议胡鸿《鄂尔浑古突厥碑铭的形制分析》。

201771-2日,童岭副教授参加第二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宣读论文《唐帝国的东亚情报与佚籍〈高丽记〉再考》。

2017816日至20日,童岭副教授参加“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磁县人民政府、临漳县人民政府、河北漳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宣读论文《魏晋南北朝义疏学佚籍刍议》,并主持第三组第一场。

2017821-24日,童岭副教授参加“中国中古史的史实与想象”国际学术研讨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宣读论文《天可汗的光与影—费子志、谷川道雄撰唐太宗传记两种之研究》,并评议仇鹿鸣《一位“贰臣”的生命史》。

20171119日,童岭副教授参加“我在想什么”——第一届普隐人文学术论坛(浙江大学东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作为“学术嬗变与文本载体”小组召集人,并宣读论文《隋唐的选学及其知识构成》。

 

20171027日至31日,赵庶洋老师参加“2017年历史典籍与京口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8届年会”(中国历史研究会、镇江图书馆),宣读论文《许浑乌丝栏诗真迹异文考》。

2017617日至18日,赵庶洋老师参加“第二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宣读论文《回避禁忌与偏私先人》。

 

2017111114日,于溯老师参加“首届中国文体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文学院),宣读论文《范晔<后汉志>篇目考》。

2017111819日,于溯老师参加“文献·文书·文物:中古史研究的资料利用与开掘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合办),宣读《中古时期的文献记忆与文献传播》。

 

2017831日—92日,徐涛老师参加“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宣读论文《欧阳修、梅尧臣“诗骚观”比较论》。

 

20171021-22日,赫兆丰老师参加“传承与创新:经学诠释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扬州大学文学院),担任小组发言人并宣读论文《正统的诉求与建构——对刘宋文帝“太祖”庙号的考察》。

 

南大学者讲座

 

2017214日,张伯伟教授担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讲座主讲人。

2017522日,张伯伟教授担任武汉大学文学院讲座主讲人。

2017612日,张伯伟教授担任无锡冯其庸纪念馆讲座主讲人。

201773日,张伯伟教授担任南京大学文学院讲座主持人,主讲人加拿大Fogle、日本陶德民。

2017718日,张伯伟教授担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班讲座主讲人。

2017721日,张伯伟教授担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暑期班讲座主讲人。

2017729日,张伯伟教授担任日本信州大学中文系讲座主讲人。

20171018日,张伯伟教授担任台湾嘉义大学中文系讲座主讲人。

20171018日,张伯伟教授担任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讲座主讲人。

20171117日,张伯伟教授担任中山大学博雅学院讲座主讲人。

20171124日,张伯伟教授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文化进校园”讲座主讲人。

20171128日,张伯伟教授担任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讲座主讲人。

20171129日,张伯伟教授担任山东大学美学研究中心讲座主讲人。

20171219日,张伯伟教授担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座主讲人。

20171221日,张伯伟教授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讲座主讲人。

 

201761-3日,程章灿教授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作“古典文献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主题讲座。

201775日,程章灿教授于新闻出版广电总署古籍整理讲习班进行“明清人全集整理的回顾与展望”主题授课。

2017710日,程章灿教授于中山大学暑期诗词学校进行“半字的诗学与美学”主题授课。

2017719日,程章灿教授于华东师大中文系暑期学校进行“文儒之戏与词翰之才”主题授课。

20171119日,程章灿教授于国家图书馆作“被抹黑与被轻视的:南朝诗歌真相”主题讲座。

2017121日,程章灿教授作为主讲人之一,参与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学生诗词写作”座谈。

20171229日,程章灿教授作为主讲人参与东南大学中文系“从日常生活看魏晋风度”座谈。

 

2017422日,巩本栋教授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演讲“‘作为诗文,寓物托讽,庶几流传上达’:东坡乌台诗案新勘”。

2017423日,巩本栋教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名家讲坛”演讲“视野与途径:宋代文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20171215日,巩本栋教授在中山大学“名师讲坛”演讲“‘欲知唐诗者,观此足矣’: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的编纂”。

 

2017214日,曹虹教授于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作“中国辞赋与东亚汉文学”主题讲座。

2017729日,曹虹教授于日本信州大学中文系作“东亚女性仿陶”主题讲座。

2017128日,曹虹教授于常州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作“清代常州骈文集群”主题讲座。

 

20171024日,徐兴无教授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讲“City and Gardens:Yangzhou's Cultur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201710 30日,徐兴无教授在美国特拉华大学孔子学院主讲“City and Gardens:Yangzhou's Cultur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2017111日,徐兴无教授在美国布朗大学主讲“The concepts of the Yang Soulhun and the Yin Soul(po) in the Han Dynasty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2017114日,武秀成教授担任讲座 “藏书与文化传承——以苏常为中心”主讲人。

20171128日,武秀成教授担任讲座“版本与校勘的相互关系——以《周易》为中心”主持人,主讲人杜泽逊。

2017121日,武秀成教授担任讲座“读书治学与文献学意识”主讲人。

 

20171129日,刘重喜副教授在南京大学演讲“诗圣杜甫”。

 

20171129日,卞东波教授在武汉大学演讲“域外新材料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展拓”。

20171129日,卞东波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演讲“重绘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地图:近年来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及其反思”。

20171129日,卞东波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演讲“海外稽古录:域外汉籍与宋代文学研究的新景观”。

 

 

  • 通信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 邮政编码:100732
  • 联系电话:(010)85195453
  • 邮箱:yichan@cass.org.cn
  • 域名:http://wxyc.ajcass.org/
  • http://www.文学遗产.中国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