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汇

我与《文学遗产》六十年

程毅中 

 

《文学遗产》创刊六十年了。我是它最忠实的读者,也是它最早一批作者之一。1954412日,作为《光明日报》专刊的《文学遗产》周刊第四期上发表了我的习作《从神话传说谈到白蛇传》,从此我和《文学遗产》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决定了我一生的学术道路。当时的主编陈翔鹤先生,亲自到北京大学学生宿舍来访问,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组稿,我们班上有好几位同学就成了《文学遗产》的作者或通信员。早期作者中我们同班同学如李厚基、沈玉成、金申熊(金开诚)等,现在已成古人了,我幸而还能参与这次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是一个甲子的历史记忆。我在《文学遗产》四十周年纪念时写的诗里有一句是“喜见新人逐浪高”。六十年前,以陈翔鹤先生为首的编辑部热情培养了我们那一代的新人。随后几代的编辑部又培养了好几代的新人,这是《文学遗产》的一项重大贡献,也是一个优良的传统。我相信今后随着新人的不断涌现,不断提高,《文学遗产》必将越办越好。

作为最忠实的读者,我从《文学遗产》周刊第一期起,就保存着全部的报纸,现在只缺一期。最初是编辑部赠阅的,后来是自己订阅的星期日专刊,那时《光明日报》可以单订专刊,对读者是非常大的便利。至今我还是《光明日报》的自费订阅者,也是因为有这个历史渊源。十年浩劫之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朋友们筹划复刊《文学遗产》,当时我在中华书局主持文学编辑室的工作,也尽力推动和支持这项举动。《文学遗产》由此改为期刊,也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期刊可以发一些较长较扎实的文章,这是有利的一方面。但同时也继续发一部分较短的稿件,也能得到作者和读者的欢迎。文不在长,有见则强。特别是谈理论问题的文章,并不是非长不可的。有些达到哲理高度的文章,倒是应该短而精。文章越来越长,恐怕是现在博士论文规格所决定的。我们要改进文风和学风,就不要给人以字数歧视的印象。《文学遗产》能不能与那些学报有所分工,创造自己的特色,多发表一些有思想、有材料、有文采的短文呢?我建议,今后短文不必另立一个专栏,有些短文可以放在读书札记和书评栏里。这是一个老读者的小建议,当然就不必写成大文章了。最后,谨以小诗一首为贺:

  千秋古树发新花,两世期刊起百家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

  文化兴邦非梦想,重修诗史振中华。



[作者单位:中华书局]




(选自《文学遗产六十年》,《文学遗产》编辑部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