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全文检索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 王道士变形记:俗文学经典人物形象的代名化吴真(2023·13·2)
  • 内容提要:元明戏曲存在一种江湖骗子型道士形象,晚明汪廷讷改编邓志谟小说《飞剑记》,将道士黄若谷改写为《长生记》传奇中的“王道士”。此折散出,被梨园伶人改编为折子戏,频频见于民间班社、家庭戏班与清宫内廷演剧,王道
  • 关键词:《红楼梦》; 跨文体; 典型人物; 折子戏; 宫廷戏;
  • 明清词谱句读演化考——以“豆”的产生为中心吴雨辰(2023·13·2)
  • 内容提要:早期词谱体例与近世成熟词谱差异颇大,其中句读之别不亚于字声、谱式,但由于表现较为隐性,往往为词学家所忽略。《诗余图谱》率先将句读格律化,粗具规则,但缺乏细节。此后各谱凭借语意,细化断句,徘徊于“文理”
  • 关键词:词谱; 句读; 沈谦; 《词苑手镜》; 《词律》;
  • “知人论世”的隐现:明别集编纂中的诗歌编年杜欢(2023·13·2)
  • 内容提要:编年是别集中诗歌编纂的基本方式之一,其编纂思路与我国古代“知人论世”的诗学观念有关。与宋代别集盛行编年不同,明代“诗史”热情退潮,加之复古和辨体诗学的影响,别集中诗歌编纂以分体、分类为主,编年体例常常
  • 关键词:别集编纂; 知人论世; 编年; 诗史;
  • 晚明坊刻明别集评点本考论杨宜师(2023·13·2)
  • 内容提要:晚明商业出版中产生了一批由书商书坊刊刻的明代别集评点著作。因流通中发生的改写、翻刻等情况,这些评本时常存在“一书多本”现象。在评本制作环节中,书商从对别集的选择到“增添”“删削”的编刻方式,都充满了谋
  • 关键词:晚明书坊; 别集评点; 一书多本; 评本制作; 时俗阅读;
  • 自我投射与时事缩影:茅维杂剧探究赵红娟(2023·13·2)
  • 内容提要:茅维杂剧是其内心世界与客观现实的投影。茅维及其友人成为剧中人物,茅维隐居的洁溪成为剧中场景;剧中有不少刚发生的政治事件,部分戏剧故事来自茅维自身经历,甚至是其风流情史、人生理想的演绎。明中后期以来,杂
  • 关键词:茅维; 杂剧; 自我投射; 时事缩影;
  • 《南邦黎献集》与鄂尔泰对江南文教格局的构建侯冬(2023·13·2)
  • 内容提要:《南邦黎献集》是鄂尔泰在江苏布政使任上所编的选本,所录作品多为其课士之作。鄂尔泰通过对这一选本的编纂,将官方意识形态渗透到文教秩序的构建与社会风气的塑造之中。他通过编选《南邦黎献集》,进行厘正文体与整
  • 关键词:鄂尔泰; 《南邦黎献集》; 江南; 文教秩序; 大一统;
  • 明代古文润笔的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时鹏飞(2023·13·2)
  • 内容提要:明代润笔的价格波动,有其市场规律。明初润笔价格较低,顶尖文人也只有百两左右。一般翰林文人的润笔,直到景泰年间尚不过二三钱。夺门之变前后,价格上涨到五钱一两。成化时涨到二两。到正德时,价格更翻了十倍。嘉
  • 关键词:润笔; 价格; 商品化; 古文;
  • 海虞二冯旧藏《文心雕龙》明抄本考论高树伟(2023·13·2)
  • 内容提要:通过目验国家图书馆、常熟图书馆所藏海虞二冯旧藏两部明抄本,以探究其底本来源为导向,从递藏源流、版本校勘等角度切入,可知这两部明抄本与元至正本有异文处,多与明万历梅庆生音注本汇集的诸家校勘成果及梅氏校改
  • 关键词:文心雕龙; 明抄本; 冯舒; 冯班; 梅庆生;
  • “目击高情”与宗炳《画山水序》佛教文艺观蔡宗齐(2023·13·3)
  • 内容提要:“目击高情”这一无人关注的哲学命题,表明刘宋人超越中土传统“象”观,自觉运用佛教概念来重审视觉的对象、方法、效果及其超验的宗教意义。在此框架下,从视觉观演变的角度重读宗炳《画山水序》,以考释每段的关键
  • 关键词:宗炳; 周颙; 佛教文艺观; “目击高情”; 《画山水序》;
  • 中国古代小说写人批评中的画论承变及理论贡献李桂奎(2023·13·3)
  •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小说写人评语常灵活变通地援引或化用画论术语,并生发出各种新意,带有较强的“拟画”性。这种“拟画”性的写人批评常常与“拟史”性的叙事批评相拥并存。相对而言,叙事评语多直白明了,写人评语多含蓄蕴藉
  • 关键词:形神; 拟画批评; 承变; 读者审美; 文论谱系;
  • 词体本色论中的绘画语言与词学阐释习婷(2023·13·3)
  • 内容提要:词学史上的本色论内涵始终在变化。画论中对色彩的认知与词论中对词体艳丽本色的体认及尊体诉求有着相似性,是以色论词的逻辑起点。艳丽本色论借用绘画语言,围绕设色技法、白描雅化以及静穆境界阐释其内涵。词之设色
  • 关键词:本色; 设色; 白描; 穆;
  • 性灵诗与性灵画论——袁枚显灵通神的文艺思想张毅(2023·13·3)
  • 内容提要:袁枚以写“性灵诗”闻名清代诗坛,被誉为“真才子”,他有意突显男女感情的可贵,以为诗歌应当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而画家可用通神笔显示自然造化的奇妙。他创作了大量品鉴人物画、山水画的题画诗,彰显名士风流和山
  • 关键词:袁枚; 性灵; 神韵; 才艺
  • 东晋南朝文学“二京地名”移置与南北地理观王德华(2023·13·3)
  • 内容提要:东晋南朝文学移置二京地名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呈现为中原神圣的文化地理空间移置,类似二京的标志性的地理景观移置,直接以前代都城“长安”“洛阳”代指“建康”的地名移置,共三种形式。尧舜以来对“天下之中”的孜
  • 关键词:东晋南朝; 二京地名; 移置; 南北地理观; 建康;
  • 谢庄的政治抉择与文学创作——基于对宋孝武帝朝政治、文化变革的考察何良五(2023·13·3)
  • 内容提要:相对于东晋门阀政治来说,南朝时期的皇权处于振兴过程当中。宋孝武帝是南朝皇权振兴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君主专制,削弱士族的政治权力,极大地改变了南朝的权力结构;同时加强对文化的统治和管
  • 关键词:谢庄; 宋孝武帝; 政治抉择; 文化变革; 文学创作;
  • “南北朝体”视域下的徐陵禅代撰作及其影响孙宝(2023·13·3)
  • 内容提要:东西魏至周陈文坛具有地域性、流动性和争鸣性的鲜明特质,严羽提出“南北朝体”说,用以概括这一时段文坛的整体性特征。在“后三国”的政治、文化语境下,徐陵禅代撰作主要分为政务性文书与交际性文书两类。前者多为
  • 关键词:徐陵; 禅代; 《三国典略》; “盲书”; “南北朝体”
  • 《花间集》的诞生——基于后蜀初年伎乐建设及“诗客曲子词”创作的考察杨传庆(2023·13·3)
  • 内容提要:《花间集》的编选不是仅仅为了满足后蜀统治者的淫乐需求,也不可认为其与南朝“宫体”一脉相承。若将《花间集》的诞生置于后蜀初年(934—940)这一较为精确的历史坐标之中,可以发现,《花间集》裒集的历史契机是由于
  • 关键词:《花间集》; 后蜀初年; 伎乐建设; 《花间集叙》; 诗客曲子词;
  • “议论文章”与北宋时代精神塑造及文学变革张德建(2023·13·3)
  • 内容提要:议论是人类思想、认识和情感的高级表达方式,在行为层面涉及个体精神气质、群体交往、学术研讨、理论表达、政治见解五个方面。北宋以来,“议论”一词开始大量出现,其概念亦不再单指论体,而已扩充为含括著述与文章
  • 关键词:议论文章; 政治文化; 精神价值; 学术建构; 文学变革;
  • 禅香诗与鼻观法:论五山文学的黄庭坚诗接受谢文君(2023·13·3)
  • 内容提要:日本禅僧万里集九的黄庭坚诗讲义《帐中香》写本的天头注保留着一条关于黄庭坚荷香悟道的材料,显示出刻意关联黄庭坚诗与禅、香的倾向。黄庭坚与自然界桂香的禅缘,是五山文学接受其所创禅香诗的重要语境。万里集九不
  • 关键词:黄庭坚; 香诗; 鼻观; 《帐中香》; 万里集九;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